pantone
媒體報導-勤益科大與臺灣能源與環境發展協會辦植樹節「地球復原行動」
稿源:2024-03-14/工商時報
在中部校園贈苗木教育宣導植樹造林環境永續讓地球降溫理念
又是一年之中愛護地球的植樹節,面對極端氣候全球暖化加劇,為提倡種樹減碳的友善環境理念,由國立勤益科大能源與環境資訊發展技術服務中心,及社團法人臺灣能源與環境發展協會,於12日植樹節當日,在台中東勢幼兒園、篤行國小、東英非營利幼兒園、烏日東園國小與南投縣力行國小等場域,共同舉辦「地球復原行動」,藉由鼓勵小朋友們苗木種植活動,宣揚讓地球降溫、植樹造林環境永續理念。植樹造林活動在大台中地區舉辦植樹節活動已連續四年,而今年更將擴大推動植樹造林活動場域至 5所校園贈與苗木,其種類有:梔子花、玉葉金花、使君子、鳳凰木、杜鵑花等 255株,各具特色的苗木。當日活動亦獲得校園師生與官員民代、學生家長等廣泛支持和參與,深感活動不僅讓他們有機會親手種植樹木,也讓他們更深入的了解到讓地球降溫環境綠化的重要性。
東園國小校湯正茂校長說,處在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問題日益嚴重,造成全球各地氣候變遷劇烈,顯示植樹造林不僅可以打造一座城市森林外,更能調節溫度及優化生態,期望藉由此次有深切意涵的拋磚引玉活動,以實際行動的作法來改善生態環境,喚起民眾一起愛護地球。
臺灣能源與環境發展協會理事,也是此次苗木提供者劉漢卿表示:非常高興能參與這些有意活動,讓參與的幼兒園、學校、社區民眾共同合作,為我們的地球種下這些樹苗。我們希望這次活動能讓更多人認識到植樹的重要性,並採取更多有益環境保育與減碳行動。
活動中,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能源與環境科技中心並在東園國小展示『TEAX 全外氣自然能轉換系統』,由發明人為勤益科大能源與環境資訊發展技術服務中心主任翁國亮講座教授表示,這套系統在 COVID-19疫情嚴峻期間,在前科技部價創計畫的支持下與彰化秀傳醫院合作,以其特有專利系統裝置,快速完成負壓隔離病房及微負壓檢疫站設置,隨後又捐贈該項系統設備給桃園敏盛醫院、國泰醫院、屏東安泰醫院等,設置正/負壓防疫亭,榮獲各院與地方政府頒予感謝狀給予嘉勉肯定。
『TEAX 全外氣自然能轉換系統』裝置,係利用建築物內、外自然能量的水蒸氣分子壓力差,吸收熱能、洗滌空氣讓室內、外空氣均得以降溫,完全無熱排放效應還能強效降低二氧化碳、淨化空氣,達到恆濕、恆溫效果,已取得多國百餘項專利,有別於市售的各樣空氣循環、濾淨甚至空調設備、機具。翁教授表示自然能量轉換系統將是 COP28 全球冷卻行動承諾「2050 年前減碳 68%」的重要解方。
依研究指出,地球上每多一棵樹,一年就可以減少 12 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果全台灣 2,300 萬民眾每人都種一棵樹,預計一年將可減少 2.7 億公斤二氧化碳。而『全外氣自然能轉換系統』全年節省碳量可達 4,746.72 公斤,換算下來相當 400 顆樹!社團法人臺灣能源與環境發展協會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能夠提高大眾對環保議題的關注,並鼓勵大家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他們表示,未來還將舉辦更多的活動,以推動台灣的環保和永續發展。
網站連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314700547-431204
影音新聞連結:5校植5百株樹苗 響應環保讓地球降溫 、種樹減碳讓地球降溫 永續觀念從小紮根